慎用!国家食药总局发出通告,这些药品不要再随意使用
发布时间:2017-10-10 00:00:00浏览次数:2194次来源:医脉通
中药尤其是中药注射制剂,多被专业及社会人群视为副作用小或无副作用的安全、有效药剂,甚至医药审批及药品说明都在用【不良反应:尚不明确】来为中药做“嫁衣裳”,引来消费者的青睐,包括医生和病人都有对中药制剂尤其是中药注射剂首选倾向及意念。
然而,近年来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却屡屡发生并被通报。9月23日,CFDA通告称,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喜炎平注射液在甘肃、黑龙江、江苏共发生10多例寒战、发热等严重不良反应。据了该中药注射剂销往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等28省(区、市)。山西振东安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涉事批次红花注射液共销往山西、江苏、安徽等10省(区)。
为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要求所有医疗机构立即停止使用上述批号产品,并责令厂家立即召回有关产品。有关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督企业停止涉事品种的销售。药品流入地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密切关注药品流通使用情况,并监督相关企业和医疗机构配合召回上述药品。
但可以说这只是中药注射剂问题代表或缩影,中药注射剂已成为不良反应重灾区!监管部门入手整治,这也提示提醒医疗机构不要再盲目使用中药注射针剂了!
其实近年来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屡屡被通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5年)》显示,2015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中药注射剂报告12.7万例次,其中严重报告9798例次(7.7%)。
有资料显示,2015年中药注射剂报告数量排名居前的类别是理血剂、补益剂、开窍剂、清热剂、解表剂、祛痰剂,共占中药注射剂总体报告的97.0%。主要涉及全身性损害、呼吸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等,包括过敏样反应、过敏性休克、寒战、发热、呼吸困难、胸闷、心悸、瘙痒、皮疹、恶心、呕吐等表现。报告数量排名前五名的药品分别是:清开灵注射剂、参麦注射剂、血塞通注射剂、双黄连注射剂、舒血宁注射剂。而这些注射剂恰恰大多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慢病在使用其他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或无效时首先考虑及首选惯用、常用的中药注射剂。特别是在基层医疗机构,医师及农民都习惯和喜欢采用中药制剂,特别是一些慢病西药治疗不见好转,水煎汤药效果不明,部分临床医生开始用药转向中药针剂,而许多病人也自愿主动要求配合使用中药注射针剂治疗。比如许多内科慢病、骨伤科、妇科病治疗。但《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规定,临床医师须注意单独使用中药注射剂,禁忌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
其实大家均知道,60%的中成药说明书目前在药物不良反应一栏填写的都是“尚不明确”,而中药注射剂也非常普遍。审批部门为何给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下这样的结论?有知名学者解释,“按国际通用的程序,药品上市前须确定其成分,用科学方法做过体外研究、动物实验和三期临床试验,明确其药理、毒理、不良反应、有效性。但问题在于在实际执行这些程序时,国内很不严格,存在学术腐败、实验数据、临床数据造假现象等”因此有CFDA专家分析称,中药注射剂与其他药品联合使用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有可能增加安全风险。
中药材原料受到各种外在因素影响,成分有所差异且相对复杂,部分制成注射剂后品质并不稳定,容易引发不良反应。而现实中,我国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历史较短,有些不该研制、不该生产、不该销售、不该进入的药品,历经公关处理,都被批准生产了。渎职失职造成导致中药针剂隐含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加重,威胁着消费者的使用安全及身体健康。
因此笔者认为,“中西药并用” ——配合肌注或静脉混合给药,无论是在滴速、剂量、适应症及配伍上均易出现不规范使用和发生安全风险,尤其是中西药针剂的配伍目前还没有科学、统一、规范的专业规则或要求,一旦出现意外,医疗机构处方和医生的病人经济赔偿可能在所难免!
因此,既然我们知道了中药注射剂存在较大的使用危险,那就不能再因传统思想意识和消费者的主动要求而大胆、随、盲目使用中药注射剂参与治疗,否则,你也就可能成为大量中药注射剂危险发生中的一名受害者与赔偿者,于人于己,于明于利,均无好处,损毁名誉信誉,你的专业发展也走进低谷!